翻譯文學小說 尼金斯基筆記
尼金斯基筆記
尼金斯基筆記 評價
網友滿意度:台中水晶球專賣店
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看書的興趣~
宅宅我最愛的休閒活動除了尋覓美食外就是看書了
美食可以療癒心情
看書可以補充精神糧食
對我來說 都非常不可或缺
我看了很多種類的書
像是漫畫、言情、翻譯文學、心理、食譜、旅遊書...等
有時間就都會看啦
其中我最最最喜歡的是翻譯文學
會接觸到翻譯文學主要是從哈利波特開始
不管是電影還是書都反覆看了好幾次了
看了好幾次還是可以意外發現
作者藏的小暗示 讓故事可以前後呼應
都覺得好興奮哈哈
所以就此墜入翻譯文學這片大海中
不過我個人覺得翻譯文學的書在外面買有點貴
之前當學生可以在圖書館借
現在開始有經濟能力也想買來收藏
所以都選擇在博客來買
博客來起碼都有打9折
有時候搭配活動甚至可以買到5.6折 尼金斯基筆記
就是我趁優惠時買的
省下一點錢而且還可以買到喜歡的書
我覺得就是人生美好事情之一
P.S現在還有博客來e-coupon可以點連結進去索取哦! 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尼金斯基筆記
丈夫的祕密 限量「祕密在眼前」開展式書盒 ![]() |
《殺人恩典》《火兒》《碧塔藍》合購套組 ![]() |
商品訊息功能:
商品訊息描述:
尼金斯基在被送入療養院治療精神疾病之前,花了六個禮拜寫下這四冊筆記。他害怕被送去瘋人院,又對每日前來為他看病的醫生感到不耐煩,只好躲入自己的小天地,把許多複雜而漫無頭緒的思維一併傾瀉在寫作筆記上。筆記中不時流露他和經紀人狄亞基列夫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、和家人的隔閡疏離,以及害怕自己真的發瘋而被送入瘋人院焦慮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尼金斯基所寫的內容更加陰霾,起先他寫「我是上帝」,後來則是「上帝對我說,回家告訴你太太,你瘋了」。隨著病情的加驟,他的寫作風格也起了大幅度變化,包括一些抽象的怪詩。即使如此,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位舞蹈家的感性表現,和他當時處境的互相呼應,家裡的吵鬧、電話鈴響、屋裡的腳步聲以及隱約可聞的談話等,所有這些和他的舞蹈及瘋狂,彷彿交織成一條通往現象世界的鎖鍊。如今,這本筆記終於能夠以完整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,我們也因而得以看到一位偉大藝術家在發瘋前,其內心掙扎、迷人又忠實的紀錄。
尼金斯基和俄羅斯芭蕾舞團是西方舞蹈史上最精采、傳奇的一頁。尼金斯基不只是位絕世舞者,他當年頗受爭議的作品《春之祭禮》在巴黎首演時,超越時代的他即將尚停留在十九世紀傳統古典芭蕾品味的觀眾,拳腳打踢地帶進二十世紀。尼金斯基創作的時間雖短,但卻是讓西方舞蹈世界跨進二十世紀的重要推手;沒有他,舞蹈也許不是今天的面貌。對人性好奇的讀者從本書中可以了解,尼金斯基--這位超越時代的藝術家,他在當年不成熟的大環境中的孤獨心境,因而歷經內心百般衝突、掙扎的荒涼歷程。--羅曼菲(編舞家、雲門舞集2團藝術總監)
作者簡介
尼金斯基
於1888年出生在烏克蘭,父母都是原籍波蘭的舞蹈家,十歲時以天才兒童身分進入彼得堡皇家芭蕾舞蹈學校,十八歲時聞名全俄,二十歲認識俄國著名舞團的負責人--狄亞基列夫,成為首席舞者。翌年,狄亞基列夫向世人介紹這位舉世罕見的天才舞者,尼金斯基這個名字從此長留世人心目中。1912~13年,尼金斯基舞出自己所編「牧神的午后」和「春之祭禮」,名望達到顛峰。
1913年,舞團受邀赴南美演出,狄亞基列夫因為害怕坐船,未跟舞團一起前往。尼金斯基在阿根廷和另一女舞蹈家羅茉拉閃電結婚,激怒了狄亞基列夫,他當下去電命令將尼金斯基逐出舞團。
1914年,尼金斯基自己組團受邀前往倫敦表演,不巧碰上第一次世界大戰。1912至16年之間,狄亞基列夫的舞團苦於短缺經費,不得不求助尼金斯基才能前往美國表演。1917年,尼金斯基再度來到南美洲,這是他生平最後一次公開表演。隨後,他精神疾病發作,前往瑞士休息療養,著名的《尼金斯基筆記》即是寫於1918年至19年之間。尼金斯基從此與舞蹈生涯絕緣,長達三十年的下半輩子不斷進出歐洲各大精神病療養院,1950年4月8日死於倫敦一家療養院。
商品訊息簡述:
作者: 尼金斯基
新功能介紹- 原文作者:Vaslav Nijinski
- 譯者:劉森堯
- 出版社:心靈工坊
新功能介紹 - 出版日期:2002/05/14
- 語言:繁體中文
尼金斯基筆記